首页>书库>大燕王朝>第三十八章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

大燕王朝

2017-11-25 23:19:092152

第三十八章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

随着元义抑扬顿挫的语调,高昂的声音将诗赋传遍整个太和殿,直至每个人的耳朵里,让人赞叹不已。

"俯皇都之宏丽兮,瞰云霞之浮动。欣群才之来萃兮,协飞熊之吉梦。仰春风之和穆兮,听百鸟之悲鸣。天云垣其既立兮,家愿得乎双逞。扬仁化于宇宙兮,尽肃恭于上京。惟桓文之为盛兮,岂足方乎圣明?

休矣!美矣!惠泽远扬。翼佐我皇家兮,宁彼四方。同天地之规量兮,齐日月之辉光。永贵尊而无极兮,等君寿于东皇。御龙旗以遨游兮,回鸾驾而周章。恩化及乎四海兮,嘉物阜而民康。愿斯台之永固兮,乐终古而未央!”

以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,来表达如今大燕皇帝的礼贤下士,招揽贤才之事。用齐恒公、再用晋文公治理的天下来与大燕如今的天下对比,不逊于古之盛世。表达了对大燕皇帝李希烈的敬意。文章没有看出一个字眼出现媚俗和谄媚。词藻华丽,绚丽多彩,气势蓬勃。文章极其高雅,让人拍手称快。

此乃歌颂大燕皇帝之赋,诗词优美,气势恢宏,歌唱宇内。众官员哪个都是官场老手,人精的人物,怎么会不知,心中对李贞祐刮目相看,敬佩不已。

这申王殿下真的才是聪明之人今日的宴会胜出者定是他!

等元义宣读完,归于本位。殿内众人在李贞祐的带领下纷纷对着李希烈跪立,面容肃穆,口中振振有词,山呼"吾皇万岁,万岁万岁!"

呐喊声传响整个宫殿,久经不息,甚至响彻宫殿之上的云霄。

“乐终古而未央……如此高雅的文章,贞祐。可是你亲自所写?”李希烈听完这赋,打心里喜欢。如沐春风,一脸欣喜地问道。

这诗涵盖宇内,气象万千,气势不凡。而且还是全篇歌颂自己的诗赋,怎么不能让人心中振奋。千百年后,后人对名流千古的多少皇帝、大臣都是忘却。但却记得诗人锁写的诗词歌赋。这赋可以说是静心之作,他日必让人传诵。

而这首诗献得人就是他,李希烈!

这可比手下大臣嘴里一千句、一百句,所谓:皇上圣明,天下四海升平,百姓丰衣足食。"

好一万倍。

李贞祐看着父皇一脸的陶醉于赋中,心中欣喜不已,先生说是料事如神,这赵润确实有才,他这赋很是应景,宴会散后定重重赏他。但脸上还是装作恭敬的样子,道:

"儿臣没有这个本事,不过是润色一二。此乃我东宫的一位幕僚所做,姓赵,名润。山东人士。他对儿臣说,这赋代表是天下万民之所思所想。他不过是带民请愿,将心中于父皇想说的,包含在赋中!"

“不用介怀,祐儿。你是首功,为我大燕发现这个人才!没有你,他也不会出现朕与众大臣的面前。我儿不愧有仁德的美名,将这样的人才召为麾下,他日造福天下,指日可待。"李希烈开怀大笑道,后扬起头继续问道:"他现今何在处,何职?"

"谢父皇赞扬,赵普,东宫的一名笔刀吏,我三个月前偶遇先生,惊于先生的学识,特意请教于他,其对答如流,见解非凡,让儿臣心悦诚服。"李贞祐老实回道。

"太低了,太低了。就让他当东宫洗马(太子侍读之人,辅佐政务之事,正五品),再调过来教你,他也愿意?"李希烈目光如炬望着李贞祐,说道。

引得众人惊呼,陛下有意将帝位传于申王殿下?要不然怎么会把东宫的洗马之人,调于殿下,为之驱使。

东宫者,太子也!

这让一旁的李慎,愤恨不已。脸色可以说狰狞,扭曲,看来他很是不满,而李泰、李安则是懒懒散散,对赋是随便听听,一脸无所谓模样。两人无心帝位,自然是悠闲自在。

当然这一幕幕,都让坐在最上面的李希烈暗自看在眼里,铭记于心,自己也说不出来什么感觉……

"先生自然是愿意的,无奈先生的官职太低微。儿臣现在带他叩谢父皇,我想先生定会高兴,蒙受天恩!"李贞祐眉毛上扬,拜谢叩首,道。

"那就这样……"

"陛下圣明……"

"很好,如今天色不早。今日乃是除夕,诸位早点回去,陪伴妻子儿女。三日之后,朕与诸卿共赏御花园,诸君到时记得来……"李希烈看着群臣吃的酒足饭饱,东倒西歪,一脸的满足。

而身体却不禁感觉阵阵的倦意,眼睛不自觉的微微闭合,连打哈欠,困顿不已。他已经在宴会之上待了四个时辰,而且昨天睡得也不好,现在疲惫不堪。但作为一国之君,他自然是不能怠慢一刻,只能硬撑。

看来是真的老了,李希烈心中发出一声叹息!

"谢陛下荣恩……"

"散席……"正当当值太监喊出一嗓子,众人欲离。一个嘹亮的声音打破的安详的气氛。正是刚刚闲坐于位子上的李泰,慢步出列。

"儿臣有话要说!"

"有什么事,明日再说如何?"李希烈一脸不耐烦的摆了摆手,示意鼓手停止演奏,在侍从的护卫下,起身欲走。

让不少人暗自偷笑,窃喜不已。这信王殿下也有吃瘪的时候。

"不能,今日的事今日办。不能拖,这事过了今天就没有感觉了!"李泰嬉皮笑脸的对李希烈说道,让他一不禁滞,心中懊恼。

.这混小子,刚刚夸他两句,就没有个正行。开始又拽起来了,目无尊长,真是混。以后定要给他找个好老师,好好管教……

"那就有事快说,朕与众人赶着去陪你皇祖母。"李希烈也不废话,转身吩咐太监处理殿内之事,太监唯唯诺诺答应着。后在皇子群臣的拥簇下,缓步而行。

“刚刚二哥献赋,儿臣也想到一首诗献于父皇。”李泰正色道。

“你又想到了?”李希烈惊奇道,他可是不相信,李泰那么快就想好一手好诗。如果胡编乱造,那就丢脸了!

“嗯,此诗名为短歌行,愿意献给父皇。”李泰拿起桌子上的空酒瓶,晃来晃去。

“那就读出来,给各位听听吧!”李希烈睡眼朦胧的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