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李秀娥成亲?他可是拼命躲着这门婚事,就连李秀娥在两个星期前,奉李文忠的命令来看他。他都是以生病为由,不宜接见,拒绝了。
而李秀娥似乎也不是很感兴趣,听了这搪塞之言。也没有多问什么,一言不发的离开了,听说还很高兴……再也没有来过李泰的地方。
“对对对,这秀娥郡主,也就是朕的儿媳在哪?朕还没有见过哪!皇弟快把她带出来看看,和我这泰儿配不配!李希烈让李简提醒的喜笑颜开,问着身边许久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文忠。
李文忠则面露难色,连连叹息。自己女儿李秀娥?早就在宴会开始不久,就偷偷地跑了。好像是听说李泰要来,甚至连自己这个爹招呼都不打,就趁自己不注意离开了。
这以后的生活……哎……
想到这里,李文忠带着同情望了李泰一眼,让心虚不已的李泰紧张不已。
这老丈人怎么这样看着我?莫非我脸上有花?还是……
他看完回了个身来,慢慢说道:小女身体不适,早早离席。未能面见陛下,请陛下恕罪!”
惹得李希烈连呼说了三次可惜,说完后就大肆宣扬李泰于李秀娥两人,感情如何如何如何好,从小指腹为婚,青梅竹马……
惹得李泰狂翻白眼。
父皇,爹,我的爸爸!你能不要坑儿子吗?我连你嘴里说得孝顺儿媳妇见都没有见过一眼啊,喜欢个毛……
这宴会之上,众人皆是连连称贺,李泰于秀娥郡主那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,李安于王语嫣更会是一段上好的姻缘。一片欢声笑语。
而李泰和李安两个难兄难弟在座位上顿时窘迫万分,面红耳赤。恨不得找个地缝,马上钻进去。这也太尴尬了,让一群人来对自己婚事点点评评。
这在这时,李泰急中生智,大声得叫了一声。惹得众人一脸疑惑的望去,李泰不慌不忙的说道:“我想到了,刚刚荷花的诗词!愿意为父皇和诸位献上!”
“对对对,四哥刚才想到。一定是佳作,比儿臣的好百倍,父皇请用心听!”李安看着李泰,心存感激。连忙说道。
“哦~,那这婚礼之事以后再说。就连朕的儿子都这样说,那就要好好听了!”李希烈一脸正经的说道。
比李安的诗好一百倍,那倒是要仔细听!
“呼呼呼~”李泰二人皆是如释重负,身体一软在位子上,欣慰的相视一笑。终于把这要命的话题,转移了过去。
“泰儿,怎么还不开始。是否还在酝酿?”李希烈看着李泰一动不动,以为他还没有准备好,热切的问道。
“马上就好,让我再想想。”李泰调整好身体的状态,一脸正色的说道。
随后拿起酒杯,轻轻地斟酌不让其渗出,一副才子模样出现在众人面前,轻风云淡的回道:“”今日我就以江南地区之景,为各位助兴!”
江南!殿下居然用江南之景,荷花为题吟诗,这难度太大,真的能吗?众人瞠目结舌,暗中想道。
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,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云树绕堤沙,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。
重湖叠巘清嘉。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千骑拥高牙。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”
东南,既南陈的南面,杭州地区,自古繁华之地。而北燕之人去过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,殿下如何去过?
莫非又是诗意?
李泰低沉、带有磁性的声音传遍整个殿内,顿时鸦雀无声。每个人都细细品味诗中的景色,深入其境,流连忘返。
“好诗,想不到殿下居然去过杭州。老朽今日是见识到这杭州之景,心之向往。他日必去此处,观那江南风光!”司马南微笑的说道。
“夫子严重了,我未曾去过江南!”李泰坦诚的答道。
“那殿下如何做出?”司马南眼睛瞪得大大的,觉得不可思议。
“这诗那是我观书中之景所作,有感而发。有幸从一副图册中看到过着杭州美景,将江南之景刻画的淋漓尽致、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。我甚是喜欢。今日父皇以荷花为题,我自然是想到这幅动人的画卷,思索良久,才想这诗。如诺夫子喜欢,他日我写成文章献与夫子如何?”李泰慢悠悠地解释道。
“谢殿下。”司马南喜颜逐开,乐个不停。
“这诗很是优美,将这江南之景刻画的淋漓尽致。白正使你认为如何?”李希烈眉目一挑,问道。
“名作也,想我居住江南三十年,看遍祖国大好河山,这杭州之美景也是看过无数遍,流连忘返。但无殿下妙笔生花,字字珠玑。”白易想了一会,答道。
“很好,那朕就将这诗赠予你们的皇帝如何,朕欲于他共赏这江南美景!”李希烈点了点头,表示满意。随后霸气的说道。
“这……”白易脸露难色。
“莫非这诗入不了你们南陈皇帝的法眼?真是可惜!”李希烈语气带着一丝责问,道。
“不不不,这诗乃是佳作。他日定献于我主,永结燕陈之好!”白易面露惶恐之色,叩谢道。
“那就好,祐儿、简儿,慎儿,安儿你们这诗都是上乘的作品。朕很欣慰,各赐白银二千两,以示嘉奖!到时候送于他们府中去。至于泰儿,就免了你那三个月的抄书之罪。”李希烈吩咐道。
“喏……”侍从道。
“谢父皇……”李泰等人叩谢。
“皇上圣明,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众人皆言。
殿内一幅欣欣向荣之色。就在这时,李贞祐跳了出来,引得众人侧目。他从袖子里拿出一竹简,恭敬地说道:“儿臣还有一诗赋献于父皇!”
李希烈望了望他,一脸笑意的道:“哦~,你还有一赋?看来是准备已久,我儿有心。那就在诸位公卿,他国使节面前宣布出来,看看你写的如何!元爱卿,你来宣读!“
“遵命!”元义站出,应声道。
“遵命!”李贞祐严肃的说道,嘴角微微上扬,将赋文递过元义。
这才是宴会之上最重要的好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