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殿下,永春宫乃是贞妃娘娘寝宫,自然是没有佩剑。如何去找?"小德子面露难色,打断道。
"这不简单,从外面禁军拿一把来,就说本王要练剑,再找一个陪练。"李泰立刻将书放好,说道。
"诺。"
半响,小德子带着一个身穿盔甲,手持长剑的禁军校尉进入永春宫外殿,带到李泰面前。
"御林虎贲军校尉陈泰参加信王殿下,殿下千岁!"陈泰毕恭毕敬的行礼,将剑呈在手中,颔首道。
陈泰一个月前从旗长升校尉,连升两级,可以说是春风得意。并调入禁军两大王牌之一的虎贲军,现在负责守卫永春宫,保护信王的安全。地位在军队之中,也是水涨船高。
陈泰长得身材高大,孔武有力,额骨高耸,一双三角眼,鹰钩鼻,面容刚毅,声音洪亮。让李泰不禁多看一眼。此人相貌不错,再看身形步伐,是个练武之人。
"免礼,陈校尉,你武艺如何?"李泰拿过长剑,拔剑任意挥舞,问道。
"回殿下,下官武艺马马虎虎,在军营里有一点名气而已。与殿下相比不值一提。"陈泰侧目,小心翼翼的说道。
在皇子的面前,他可不敢乱说。一句欺上妄言就可以让他官职不保,也可以一句好话,让他官运亨通。
"很好,陪本王练剑。让我看看你的本事!"
"殿下千金之躯,下官不敢。殿下饶了下官吧!"陈泰听了李泰之言,诚惶诚恐的跪下,赶紧劝阻。伤了信王,他脑袋是要砍定了,也许家人都要让诛连。
"怕什么,练剑还怕伤了自己,那还练什么。到时候,本王恕你无罪,还会嘉奖你。"李泰和颜悦色的说道,将另一把剑扔到陈泰手中。
"谢殿下,那么请殿下指教。"陈泰迟疑一会,最终拔剑出鞘。但右手只握三分剑身,准备只用五分力。他可不能真的和李泰动武,这可不是闹着玩!
"小德子,你去通知御膳房。我的晚饭可以晚点送过来,等我练完。"李泰望着站着一动不动的小德子,吩咐道。
"诺。"
小德子说完,就快步离开永春宫,殿内只剩下李泰和陈泰两个人,挥剑撞击的声响,响彻不息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"殿下,有人找你,请速速去内殿。"当小德子气喘吁吁的跑入外殿,看到两人还在练剑。并且发现两人额头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汗珠,气喘吁吁,看来他们没有停过。
"是谁?"李泰让小德子打断,无奈只好收剑,从脸上遗憾的神色中,看出他还意犹未尽。
"吏部侍郎温道行,温大人。我看温大人脸带急色,看来有要事告知殿下。"小德子急切的说道,不停催促李泰前去。
这温道行,温侍郎在朝堂之上地位不低。
"收好武器。今天练的我很满开心,小德子你明日去司会拿五百银子赏赐给陈泰,就说用我的月银。"李泰看了看自己全身是汗,舒畅不已。满意地说道。
御皇剑决之中的基础入门剑术已经让李泰学的七七八八,招式更是刻在脑子了。只要多加练习,就可以当一个入门的剑客。
"谢殿下赏赐,既然温大人求见,下官告退。"陈泰千恩万谢后,重重舒了一口气,转身离开。
李泰使剑可以说是一个初学者,没有一点实战经验。但对于陈泰来说却是一个定时炸弹。用的力道不按照常规来衡量,根本不会控制和分配力量,挥剑之刚猛,几乎没有想过一招过去,下一招怎么用。而陈泰又不敢伤李泰,只能装作节节抵抗。这让陈泰心惊肉跳,比和他人生死相博都没有那么累!结束后,觉得身体都软了。
现在能离开,自然是如释重负。
"他等了多久了?"李泰擦拭汗渍,换好预备的宫服,整理衣冠。
"一刻钟了。"小德子认真的将李泰头上的发簪整理好,说道。
"现在多少人躲我都来不及,还有人主动找我,真是奇了怪。我们去看看,路上把有关温道行和我说说,他是怎么样一个人?"
"是……"
……
永春宫外殿,吏部左侍郎温道行孤零零的一个人端正坐在椅子上,桌上龙井茶凉了,但他浑然不觉。手还是抚摸着杯子,急切的目光望着远处,欲言又止的模样,似乎在等待着外面之人到来。
如果让其他官员看到温道行在这里,一定吓了一大跳。堂堂大魏二品大员居然冷落在这里,这种场景是想都不敢想。就连二皇子李贞祐看到温道行,都要客客气气的叫一声温侍郎。因为很简单,吏部掌握的是官员的考核升迁,任免之事。侍郎可是吏部的二把手,离尚书只有一部之遥,而且户部尚书这高权重的位子,日后很大可能落在温道行身上,因为他不过四十二岁,算是高官中最年轻的官员之一。
自燕武帝称帝以来,废三公九卿而设三省六部一御史台一大理寺。三省为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。六部为吏、礼、兵、户、刑、工,御史台为谏官独立机构,大理寺为审判机构。
其中中书省称中书令,副长官为中书待郎,下属职官有中书舍人。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;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。门下省的长官为纳言,副长官为黄门侍郎,下属职官有给事郎。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,复审中书诏敕,如认为不当,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,称“封驳”。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。中书、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,所以又有谏诤之责,设左右谏议大夫、左右补阙、左右拾遗,以匡正皇帝的过失。
尚书省设在宫外,尚书省长官为—尚书令。后皇帝李世民嫌弃尚书令权力太大,下设副长官左、右仆射代行职权。仆射之下有左右司郎中、员外郎、负责都省职事,总领六部。六部成为尚书省的下属机构。
所以左右仆射又让官员称为左右丞相,杨丽华族兄杨国忠现在就为左仆射,官职又以左为尊。而尚书令一般由太子、或者受皇帝喜爱的皇子当任,当今皇帝李希烈还是秦王之时,任尚书令!
各部长官称尚书,副为侍郎.各司之长为郎中,副为员外郎,每部各辖四司,共为二十四司。其中吏部,负责考核、任免四品以下官员。户部,负责财政、国库。礼部负责贡举、祭祀、典礼。兵部,负责军事。刑部:负责司法、审计事务。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。重大案件组织刑部、御史台、大理寺,三司会审。工部,负责工程建设。
武帝大力推行新制,改善了一系列当初官员内部弊端,缓解社会矛盾。使得大燕国力蒸蒸日上,贤才依附,内部趋于稳定,在国策上远甩西蜀、南陈两国,如日中天。两国文人士子甚至渡江来投,求得功名。在李泰这个时候,三省六部制已经深入官员心中,各司其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