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书库>大燕王朝>第七十一章婚事(下)

大燕王朝

2017-12-08 18:40:252205

第七十一章婚事(下)

"除非朕殡天,黄土埋头,一脚踏入棺材之日!要不然你想都不要想,这事朕绝不会放,于公于私!"李希烈指着看着地上李泰,颤抖道。

"可是,可是……"李泰面容惨淡。双腿死死的跪在地上,不愿起来,期期艾艾道。

李希烈冷冷道:"

"可是什么,你刚刚那股和朕讨价还价的气势去哪里哪!要说就说,不说就滚!朕今天就把话放在这里,就算绑,也会把你绑在成亲的路上,和秀娥郡主结婚!

你可曾想一想,一个不到二十女子如果让男方退婚,这是多么大的羞辱、打击。会让多少人背后乱嚼舌根,说镇南王的坏话!"

"父皇……"

"孺子住嘴,你可知错!你今日为了一己之私,劝朕背离婚约,这可是毁了别人花季少女的一生幸福!

用你的脑子想一想,一个郡主让皇子退婚!她以后还能再嫁人吗,你想过吗?

朕如何面对文忠,弟妹,如何面对你祖母!"

父皇说得句句在理,倘若他这样做,李秀娥怕是要孤独终老但他李泰却不能答应,不能答应。自己定要和这李秀娥讲清楚。和平解约,对两人都好……

面对李希烈的轮番轰炸,李泰只觉得天旋地转,脑袋头痛欲裂,身体像灌了铅一样僵硬。他艰难的站起,哽咽道:"可我连她脸都没有见过,如何成亲?"

这让愤怒的李希烈脸色变得诧异起来,开口道:"你没有骗朕?"

"千真万确,儿臣不敢虚言。自从一个月前,秀娥群主来看了儿臣一面,而儿臣当时生病。不能见客,就再没有听说她来过。所以脸自然是没有看过!"李泰老老实实的说道。

很明显两人都不愿意搭理对方,索性不看,眼不见心不烦!

"冤孽,冤孽……"李希烈听了,震惊了一会。后面只能发出两声叹息。

这俩人都抵触那么大,整整一个月,居然连面都不愿意一见。这成亲之事看来是没有什么好高兴的,最后累死累活的不过他们这群长辈而已。

"父皇,这是答应了吗?"李泰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
"答应个屁!"李希烈直接就爆了一句粗口,随后想了想,道:"这事朕会和你文忠叔叔详谈,会给你们两个人充足的时间,婚期我会延后。如果你们在这段时间内还不能好好相处,朕也没有办法。就算是强拉,朕也会把你拉到你镇南王面前,和秀娥郡主一起。让你们两个成亲!"

"延期多久?"李泰谨慎的点头,道。

"一年……"李希烈犹豫一会,才慢慢说出一个数字。

"谢父皇,儿臣知错。他日必会和秀娥郡主说个清清楚楚,将事情圆满解决。"李泰感激道。

他知道,这已经是李希烈对他的极限容忍和最大让步。对于刚刚李希烈的愤怒,他李泰可以说是心知肚明,就看父皇惩罚的程度。

"好,但今日之事就绝对不能和外人说起。这一年里,我准备把你放到岳阳书院,让孟老夫子亲自教你,让你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,君子之道!"李希烈叮嘱道。

"可是孟攸老鬼?"李泰问道。

司马南夫子常常和自己说起他,孟攸,当代大儒,天下文学的公认领袖,岳阳书院校长,无人出其左!就是脾气执拗,为人古板、恪守孔孟之道。

这也是司马南叫孟攸老鬼的原因,老鬼,老鬼。犹如孟子一样的鬼魂!

"正是,别人可是与司马夫子其名。你叫他老鬼,真是目无长辈,藐视师长,谁教你的!看来你确实要好好让夫子教!"李希烈气炸道。

孟攸,那可是李希烈的授业恩师,当今大燕挂名的太师!当朝一品,无人能敌!

在李希烈在岳阳书院读书的时候。,处于迷茫之时,孟攸开导了他,并指引了一条明路,终于学有所成!名动蓟京,让武帝另眼相看,得以重用。

要不然李希烈当初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王爷而已,碌碌无为一生!

更不要提现在荣登九五之尊,大燕皇帝!

"司马南夫子说的!"李泰讪讪道。

"那就不怪你,司马夫子和孟夫子在朕读书的时候,就经常如此,拌嘴、吵架为乐!司马南让戏称为"老牛",而孟攸让称为老鬼!"李希烈回忆着过往,脸色渐渐恢复平常,淡淡道。

"司马夫子也是那么说的,老牛还有老鬼!父皇,儿臣什么时候启程去岳阳书院……""李泰松了一口气,道。

"半个月后,会有人来通知你。朕到时候会和孟夫子讲好,让你进去学习,进修一年,学习君子六艺!还让李安也陪你一块去,他也到了这个年纪,你们正好有个伴!你俩拜入夫子门下,朕放心安儿,就是不放心你!

泰儿,你千万记住不可顽劣,不可懒惰,不可贪玩,不可妄自尊大。尤其是不可顶撞师长,让朕知道,就等着惩罚把!"李希烈一字一句的告诫道。

"是……"李泰点头称道。

"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我差点忘记了。"李希烈想到了什么,赶紧又道:"你去的时候,不可向其他人表露你的身份,别人问起来,就说是富家子弟。装成寻常的读书子弟就行,随从一个就够了。

你的一言一行,朕都会看在眼里!"

这是武帝立朝,孟攸夫子创立岳阳书院接受贵族子弟的规矩。就算你是普通老百姓、还是富家子弟,皇亲国戚,甚至是皇子。

在这书院里,都是一视同仁,没有贵贱之分。

如果你不遵守,一个字,滚!

武帝也深深认同,当时将自己十二个儿子,全部放入岳阳书院。皆为一时之翘楚,人杰!

这个规矩就是从武帝开始立下,凡十六到二十岁的皇子,都要去岳阳书院学习一年,或者二年。读书,修身养性,增加学识。

但不能身份暴露,只能用普通人的身份进去。尤其是不能在书院拉帮结派,搞得里面乌烟瘴气。

目的显而易见,就是培养皇子的能力,品性。让皇帝甄别皇子的才能,能不能给予厚望。

"知道的话,就回去寝宫去,天都要亮了……"李希烈望了一眼窗外,道。

"遵命…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