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书库>大燕王朝>第二十七章诗词惊天下(二)

大燕王朝

2017-11-15 21:44:152261

第二十七章诗词惊天下(二)

"殿下当真?"白易一脸的不信之色,问道。

诗歌中婉约派和豪放派可以说上两个极端,能在一派有所成就,鹤立鸡群。就已经是凤毛麟角,举世无双的人物。例如司马南和白易,可以说是代表人物。但要他们做另一种风格,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。

选择派别的时候,诗情已经深深融入诗人的骨子里。当然选择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的人也有,但大多是刚刚入门的诗人,而且做出来的诗歌,就像四不像,狗屁不通!没有半点诗歌的意境。

所以就算是大师级别的人物,也不敢轻易尝试。何况李泰在白易面前,不过是十五六岁少年,能做出一首惊世骇俗的诗歌已经是惊讶不已,白易看刚刚李泰喝酒时的样子,八成是想的几年,今天才展现出来,确实可以说是天才!他绝对不相信,他还能做出另一首,而且还是婉约派!

"我大燕国的人说话,自然说话算话,千真万确。白大人既然提出,可否先做一首。"李泰没有丝毫犹豫,答道。

惹得司马南惊呼不已,暗道:"殿下这是醉的不轻。"一脸担忧的望着李泰,似乎在说李泰等下会输。这毕竟关系到大燕的脸面,司马南最怕的就是,如果让白易赢了李泰,李泰会一蹶不振,再无今日之杰作。那大燕文坛以后就少了一颗崛起种子……

李泰看着司马南担心的目光,从容的一笑,让司马南疑惑。难道殿下还会婉约派的诗歌?但对面可是白易,南陈第一才子。想到这里,司马南不禁急躁了起来,恨不得上场的是他,代替李泰作诗。虽然马马虎虎,但想应该比李泰好……

"司马大人无忧,本王赢他不过一刻钟。不用惊慌……"李泰笑了笑,看着不安的司马南,笑道。

"哎,老夫如坐针毡,不知如何是好?"司马南忧虑的说道。

"在下献丑了。"白易也没有看李泰一眼。而是静坐在位子上,一动不动思索着,想着毕生所学的诗歌。半刻钟的时间,才慢慢的起身。

他顿了一下,看着远处观战的聂玉兰,再想了一会。缓缓吟道:“铜簧韵脆锵寒竹,新声慢奏移纤玉。眼色暗相钩,秋波横欲流。雨云深绣户,来便谐衷素。宴罢又成空,魂迷春梦中。"

正是那让他名扬天下的菩萨蛮!这首诗确实是他作天下人也知道,确实可以用来诗歌比赛。白易在吟诗之际,嗓音低沉,生情并茂。极富感染力,因此上,赢得在场众人不住的赞赏,这就是当日名动南陈国的才子!

将一首诗吟完之时,也已经是恢复了往日的英俊潇洒,顾盼自若的模样。宛然如浊世之中的翩翩公子,引的在场女子们花痴般的一阵尖叫。

白易笑着向女人们挥了挥手,转头看向了李泰,道:“该殿下了。”

一上场就用这一首,这白易是下狠手了!众人心中皆道。心中暗骂白易无耻卑鄙,菩萨蛮这首诗可以说天下闻名,在场之人谁又能超越。

诗的意思很简单,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,因久吹乐器而使夜晚变得寒冷。纤细如玉的手指来回拨弄,丝竹便演奏出新制的乐曲。目光暗暗注视,眼睛里充满着情意。

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女情事,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。但是欢宴结束后,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,魂思已经如痴如醉,就如沉迷在春梦中。

其中对男女之情可以说写的淋漓尽致。其中诗词的上篇首先写乐声动听,“脆”“锵”等,都是形容音乐的美妙,生动形象,显示出作者有极高的艺术修养,对音乐有较强的鉴赏力,用词准确,可以说是无人超越。如何比试?信王殿下看来要输了!

李泰看着他的模样,不由心中暗恨:这该死的白面书生。出去当面首倒是可以卖不少的钱~!

他轻咳了一声,然后双手背在身后,一脸沧桑的仰望着天空。过了好一阵子,众人都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,就要出声催促的时候,李泰缓缓地出声道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"

那诗词当中充满了沧桑和思念,让人不禁共鸣,深入其境。就好像自己在怀念一名相爱多年的妻子,而妻子已经离去,只剩下自己一人孤独的在世上,风雨飘摇。

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其人!让后人称为"小李白",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这首无题更是李商隐的巅峰之作,让后人膜拜!

让聂玉兰以手掩口,不禁低低的惊呼了一声,道:“他竟然会做出这幽怨之诗,真是想不到。"心中想,难道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?

转念又想:呸,他不过才十六,这怎么可能!但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……

众人屏住呼吸,剔除杂念,细细的品味诗中的意境。不禁陷入其中不能自拔,等清醒之时,纷纷惊叹此诗的绝妙,让人肃然起敬。这首诗足以和白易的菩萨蛮抗衡,有一部分的人心中认为,这诗甚至更胜一筹!

而司马南心中默念完,忧虑之色早已经淡去。双眼更是灼热的望着李泰,想到:我大燕文坛后继有人,不!应该是天下文坛出了一个惊世天才!

诗的意思是:锦瑟呀,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?每弦每节,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。我心象庄子,为蝴蝶晓梦而迷惘;又象望帝化杜鹃,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,鲛人泣泪皆成珠,蓝田红日和暖,可看到良玉生烟。悲欢离合之情,岂待今日来追忆,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,早已惘然。

以锦瑟之声和白易的管簧之声形成押韵,符合比赛的规则。诗中用了大量的典故,梦游的庄子,滴血的杜鹃,哭泣的鲛人、冒烟的蓝田玉。用几乎让人忘却的典故,渲染诗歌中情景的悲凉。反衬出作者学识渊博,用词准确,让人赞叹不已。

不分上下!

但严格的来说,是北燕赢了。李泰作出两首,都是杰出的作品,而是截然不同的风格。而白易不过是做出一首菩萨蛮,白易这种专攻幽怨之诗的人怎么能做出来,何况是和刚刚将进酒一样的神作……

想到这里,众人皆是挺起胸膛,望着面容惨淡无比的白易,横眉冷对,神采奕奕之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