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,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圆植心中的嗔毒在这一刻终于消失了,打死一个人很容易,化解一个心中的仇恨却很难。仇恨是会让人迷失心智的,人世间所有的仇恨,归结到底都是内心的贪婪。
王永龙就要闯第三关了,圆尘却说道:“王永龙,你想凭手中的三节棍挡住定珠降魔无上神功吗?技痴者艺必精,圆慧师兄在定珠降魔无上神功上,下了六十年的苦功。以你目前的功力,是闯不过这一关的。”
王永龙摇摇头:“我已经闯过了两关,还差一关就能得到金刚不坏神功,不能就此止步。不过我刚才一连打了两场,得先让我缓一缓啊!痴门就在我的面前,如果我不闯,那就是前功尽弃。圆尘神僧,我该下山了,感谢菩提寺众位师长的栽培,我王永龙生是菩提寺的活人,死是凌州城的死人,这一点你们放心。”
圆尘合十:“那你就闯关吧!话我要跟你说清楚,进去之后,可就不是点到为止那么简单了。”
王永龙答应一声,满不在乎:“我要是不行了,麻烦寄一封书信给我家,他们自然会派人来收尸,别忘了给我配一桩冥婚。要皮肤白的,腿长的,胸脯上有大球的,就这么点要求。”
圆尘念了句阿弥陀佛,就飞走了……
王永龙心道:“圆尘这秃驴长得这么好看,要是在扬州的青楼里,肯定能当一个头牌面首啊!可惜了!竟然待在菩提寺这个地方,真是浪费了。”
王永龙一连闯过两关,非常高兴,下山之后,他第一件事就是找个窑子,好好发泄一下自己的欲望。在菩提寺里修行是非常孤独的,整个菩提寺里都是和尚,偶尔能看见几个漂亮女香客,也只是望梅止渴。
第三道门,痴门,开了!
痴又作无明。指心性迷暗,愚昧无知。《俱舍论》中说:“痴者,所谓愚痴,即是无明。”佛教认为,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,致心性愚昧,迷于事理,由此而有“人”、“我”之分。于是产生我执、法执,人生的种种烦恼,世事之纷纷扰扰,均由此而起。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。《唯识论》卷六中说:“于诸理事迷暗为性,能碍无痴,一切杂染所依为业。”
圆植的明王拳虽然没有直接命中王永龙,但是王永龙还是觉得呼吸不畅,头晕眼花。即使不被圆植打中要害,也会被他打穿身体,吐血身亡,他的刚猛拳劲让王永龙望而生畏。
王永龙足足调息了一个时辰,终于恢复了体力。他进了第三关,看到圆慧给他备好了饭菜。圆慧是个慈眉善目的和尚,不似圆植那么狂狠,长了一双洁白的手,一个茧子都没有。
圆慧望向王永龙:“打赢了圆纯和圆植很不简单啊!老衲不似圆植那么好战,平生只爱参禅诵经、品茗练武。打打杀杀我早就厌倦了,也不知要这法术还有什么用?”
王永龙笑了:“圆慧大师,如果你现在不会定珠降魔无上神功,我现在就逮到你往死里打了。你还能说法术没用吗?”
圆慧大笑起来,弹出一杯茶:“先喝一杯茶吧!这是我用山泉水烹的香茶,尝尝滋味吧!老衲不想打你,你却想要打老衲,真是人心隔肚皮啊!”
王永龙接过茶杯,来力十分柔和,一滴茶都没有洒出来。王永龙心道:“果不其然,圆慧是他们三人之中法力最高的,单凭这一手功夫,我就远远赶不上的。一个只会基本功的俗家弟子,根本不可能打赢他。凌虚宫所谓的闯三关,赐予金刚不坏神功,不过是画中的大饼,永远摸不到。”
王永龙喝了一杯茶,顿觉神清气爽,笑道:“劳烦大师再赐一杯,真是好茶啊!”
圆慧也喝下了三杯茶:“茶喝完了。你想清楚了吗?定珠降魔无上神功非同小可,即便是圆植也挡不住我的金刚定珠……”
王永龙点点头:“圆慧大师,宁在一思进,莫在一思停。请赐招吧!”
圆慧合十念道:“阿弥陀佛,你刚才打了两场,老衲也不愿趁人之危,就让你三十招吧!”
“多谢大师!”王永龙亮出三节棍,使出如意盘龙棒。
王永龙出了十招,完全打不到圆慧,还被圆慧破掉了招式。圆慧的身法非常快,经常让王永龙琢磨不透。虽然他用如意盘龙棒不停进攻,还是沾不到圆慧的一片衣裳。王永龙不免有些心浮气躁,即便出六十招,他也打不赢圆慧。
圆慧笑道:“菩提寺的功法,老衲烂熟于心。如意盘龙棒一招一式,我都一清二楚,你还是换门功法吧!只有二十招了。”
王永龙坦言道:“大师,我们俗家弟子只能自选一门绝技。盘龙棒法以巧致胜,你已经懂了每招每式的破解,我无论怎么出招,对你都没有用。”
圆慧微微摇头:“如果你出招够快,变化多端,我即便知道你的招数,也守不住。你的如意盘龙棒还得再下功夫!”
王永龙趁着圆慧说话,当即出了一个缠脖棍,想要缠住圆慧的脖子。然而圆慧泰然自若,只是用袖子轻轻一拨,就掸开了这一招。斗到二十招,王永龙还是没有办法伤他一根毫毛。
圆慧不忘提醒王永龙:“只剩十招了!”
王永龙漫不经心地打完了九招,最后一招突然发难,使出了“棍扫八荒。”高速旋转的三节棍飞向圆慧,也让圆慧大吃一惊。圆慧急忙挥动袖子,在面前结起一道法盾,挡住了王永龙的三节棍。
王永龙三十招使完,圆慧跳出战圈,双手合十:“三十招已过,该老衲出手了!”
圆慧念起了咒语,他脖子上戴的金刚珠,当即飘了起来。他解开了绳子上系着的扣子,一百零八颗金刚定珠便飘了起来。
一颗金刚定珠已经对准了王永龙。王永龙自然知道金刚定珠的厉害,心道:“我是该放大招了。单凭我现有的功法,根本打不赢圆慧。我只能在最后一刻反把,成败就看天意了。”
圆慧身上的一百零八定珠按照五角星的轨迹,在他身上高速转动。任何一刻定珠打中对手,都是致命的。圆慧凭借这定珠降魔无上神功,不知道打死了多少的妖怪。王永龙看着他定珠旋转的速度,就明白圆慧的修为其实已经接近四大神僧了。
圆慧面前,飘出了一颗定珠,他指着王永龙:“先接我三成功力,一颗定珠吧!”
这颗定珠冲着王永龙飞去,快如流星。
王永龙慌忙之中,只好又棒去挡,结果棒子被打弯了,他还倒退了五步。
圆慧惊道:“你的棍竟然挡住了我的金刚念珠。这是怎么回事?”
王永龙答道:“我的棒是竹子做的,韧性很好!不过这棒是我的传家宝,不敢毁伤。我只能徒手和你打了。”
圆慧指着面前的三颗定珠:“我再出三颗,用十成功力。你如果能挡住,我就算你过关了!”
王永龙也沉肩坠肘,双手合十:“大师,接招吧!”
……
扬州,化龙书院。
汪渐痕闲来无事,翻阅起《李将军列传》:
将军李广,是陇西郡成纪县人。他的先祖叫李信,秦朝时任将军,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。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,后来迁到成纪。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。文帝十四年,匈奴人大肆举兵侵入萧关,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,因为他善于骑术和射箭,斩杀敌人首级众多,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。
李广的堂弟李蔡,也被任为中郎。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,年俸八百石粮食。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,常有冲锋陷阵、抵御敌人,以及格杀猛兽的事,文帝说:“可惜啊!你没遇到好时机,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,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!”
到景帝即位后,李广任陇西都尉,又改任骑郎将。吴、楚七国叛乱时,李广任骁骑都尉,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、楚叛军,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,立功扬名。可是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李广,回朝后,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。
调他任上谷太守,匈奴每天都来交战。典属国公孙昆邪对皇上哭着说:“李广的才气,天下无双,他自己仗恃有本领,屡次和敌人正面作战,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。“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。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,又调任上郡太守。他曾任陇西、北地、雁门、代郡、云中等太守,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。
匈奴大举入侵上郡,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,抗击匈奴。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,纵马驰骋,遇到三个匈奴人,就与他们交战,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,射伤了宦官,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。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,李广说:“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。”
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。那三个人没有马,徒步前行。走了几十里,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,两路包抄。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,射死了两个,活捉了一个,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。把他捆绑上马之后,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。他们看到李广,以为是诱敌之骑兵,都很吃惊,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。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,想回马飞奔逃跑。
李广说:“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,照现在这样的情况,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,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,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。现在我们停留不走,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,必定不敢攻击我们。”李广向骑兵下令:“前进!”
骑兵向前进发,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,停下来,下令说:“全体下马解下马鞍!”骑兵们说:“敌人那么多,并且又离得近,如果有了紧急情况,怎么办?”李广说:“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,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,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。”
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。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,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,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,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,解下马鞍,让士兵们都放开马,随便躺卧。
这时正值日暮黄昏,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,不敢进攻。到了半夜,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,想趁夜偷袭他们,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。第二天早晨,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,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,所以无法随后接应。
过了好几年,景帝去世,武帝即位。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,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,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的禁卫军长官。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。
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,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,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,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,晚上也不打更自卫,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,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,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。
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、行军队列、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,夜里打更,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,军队得不到休息,但也不曾遇到危险。程不识说:“李广治兵简便易行,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,他就无法阻挡了。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,都甘心为他拼死。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,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。”
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、程不识都是名将,但是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,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。程不识在景帝时由于屡次直言进谏被封为太中大夫,为人清廉,谨守朝廷文书法令。
后来,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,派大军在马邑两旁的山谷中埋伏,李广任骁骑将军,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节制。当时单于发觉了汉军的计谋,就逃跑了。汉军都没有战功。四年以后,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,出雁门关进攻匈奴。匈奴兵多,打败了李广的军队,并生擒了李广。
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,下令说:“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。“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,当时李广病情加重,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,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。走了十多里,李广假装死去,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,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,趁势把少年推下去,夺了他的弓,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,重又遇到他的残部,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。
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,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,因此才能逃脱。于是回到汉朝京城,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。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,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,应该斩首,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,削职为民。
转眼间,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,李广家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兰田,常到南山中打猎。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,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。回来时走到霸陵亭,霸陵尉喝醉了,大声喝斥,禁止李广通行。
李广的随从说:“这是前任李将军。”亭尉说:“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,何况是前任呢!”便扣留了李广,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。没过多久,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,打败了韩将军,韩将军迁调右北平。
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,任他为右北平太守。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,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。李广驻守右北平,匈奴听说后,称他为“汉朝的飞将军”,躲避他好几年,不敢入侵右北平。
李广外出打猎,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,认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,射中了石头,箭头都射进去了,过去一看,原来是石头。接着重新再射,始终不能再射进石头了。李广驻守过各郡,听说有老虎,常常亲自去射杀。
到驻守右北平时,一次射虎,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,李广也终于射死了老虎。李广为官清廉,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,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。李广一生到死,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,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,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。
李广身材高大,两臂如猿,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,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,也没人能赶上他。李广语言迟钝,说话不多,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,然后比射箭,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。
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,一直到死。李广带兵,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,见到水,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,李广不去靠近水;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,李广一口饭也不尝。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,士兵因此爱戴他,乐于为他所用。
李广射箭的方法是,看见敌人逼近,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,估计射不中,就不发射。只要一发射,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。因此他领兵有几次被困受辱,射猛兽也曾被猛兽所伤。
看到这里,汪渐痕突然想起远在豫州的王永龙,便提笔给王永龙写了一封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