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有这样一个故事。说的是一个人在大街上卖矛,他说自己的矛锋利无比,没有什么是它不能刺穿的。然后他又拿起自己的盾,说他的盾是世上最坚固的,能够防御住任何攻击。于是王尼玛在人群中弱弱的说了一句: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,何如?”
于是那个卖矛的人,提起自己的长矛,走上前把王尼玛戳死了,一边戳一边说道:“就你他么的废话多,就你他么的废话多……”
说岔了,就有人问,用你的长矛戳你的盾牌会怎么样?毕荣就是这个无耻的王尼玛,他用安爵牧师的话,揶揄安爵牧师。
安爵牧师的口才显然不如毕荣嘴贱,是的,人家叫口才,毕荣那是叫嘴贱。
“看来我也别无选择,亲爱的毕!”安爵笑道。
毕荣一阵肉麻,你亲昵的语气和称呼,那迷死万千少妇萝莉的笑容,毕荣邪恶了!他怎么能邪恶!怎么能邪恶!对象还是一个虔诚善良的牧师。
第一次,毕荣觉得自己应该被雷劈死。
“轰……”
安爵牧师奇怪的看了一眼天空,说道:“真奇怪,华夏的冬天居然有这么响的雷声,我觉得我们要去收衣服了。”
毕荣恶寒,诅咒着玉皇大帝的二大爷老婆出轨,你妹的收衣服啊!
于是安爵牧师跟着毕荣一起回了小宾馆,一起收衣服。当两个大男人走进一间房间的时候,还是一个外国的帅哥,胖的像是肥猪的老板娘,像是被一头老公猪XXOO了。
看上去两个人长得都挺帅,一个忧伤的染着白发,一个高贵的留着金色卷发,居然光天化日之下做出男男共处一室的变态事情!那个牧师,肯定是被毕荣逼得!老板娘觉得毕荣很变态!
三个月后。
这是一处青砖红瓦的小镇,充满了诗情画意。流水经过门前的石桥,石桥上雕刻着的浮雕被岁月侵蚀而斑驳。
脚下踩着的是青幽幽而光滑的石砖,有古井在街道旁,三三两两的人在打水。有孩童在嬉戏奔走,有农夫扛着锄头忙着冬天的耕作。
天空有些阴霾,飘着蒙蒙的细雨。细雨更像是浓重的雾水,让干燥的冬天有了点潮湿的湿意。
在二十一世纪还能够看见这样原始的地方,除了那些为了发展旅游文化的地方,这里绝对属于古董级别的历史古地。
即便是以江南古镇风格闻名的苏杭之地,比起这处小镇,还要差了些历史的韵味。这里有着别处没有的静谧,好像是历史流淌而过留下的沧桑。
用原始形容这个地方,很贴切。
人们穿的是粗布衣服,穿戴的是蓑衣,忙着去田间耕作的农夫穿的不是胶靴,还是光着脚,在冬天里光着脚下田干活不是现代人能够想象的。
赶着牛车,车上载着手工打造的器械,一切都充满着历史的气息。
这里很原始。
人们的生活原始,是因为他们的姓氏更加原始。这里的人只有一个姓氏,所有人都姓澹台(音檀台)。古书里记载的世外桃源,这里也算是一处。因为这里处在群山环绕之中,一般人很难找到这里。
澹台部落是为了躲避灾祸隐姓埋名生活在这里,自给自足,这样经过了一代代王朝,一直到现在。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,这里的人也养成了不接触外界的习惯。
一个娇柔的身影在细雨中站着,手里拎着一个木桶,里面装着半桶水。她刚刚从井边打水回来,站在门前的屋檐下休息一会。
她叫澹台韵儿,村子里的人都知道,她是个哑巴。父母死的早,留下年纪还小的她,坚强的活着。靠着针线活手艺和织布,艰难的活着。没有了劳动力,在这样一个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,等于没有了活路。
可以把这个地方看作是两千年前,女人是不具备单独生活能力的生命体,一个家庭完全依靠男人。世外桃源可以理解为神仙住的地方,可是神仙不需要吃饭穿衣,凡人住在这里那就是贫苦的环境。
这里的人习惯了生活在祖先创造的环境里,不与外界沟通,所以没有人想着要离开这里,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早就是飞机汽车的时代。
澹台韵儿儿站在屋檐下,揉了揉纤细的腰身,拎着半桶水要走两条街,大概是五里路回家,对于男人都不轻松,何况她一个女孩子。
站在屋檐下,她看见了一个男人。一头长发雪白,一袭长衫儒雅,清秀俊朗的面孔,有一种她难以形容的气质。不过男人浑身被雨水打湿,有些狼狈。
在长衫男人的身边,有一个会走路的大包袱!澹台韵儿吃惊下,仔细的看了过去,在那个庞大的包袱下看见了两条腿。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孩子,这是一对奇怪的人。
那个男人是一个瞎子,双眼无神没有焦点,虽然眼睛还在睁开,但是没有一丝的神。而他身边的孩子,却背着那么大的包袱,看上去份量很沉,背着包袱的孩子腰都直不起来。
正常情况下,应该是那个成年男子背着包袱,让那个孩子牵着他走路才对。
叶牧勉强的在包袱下面看了看前方,然后就看见了澹台韵儿,高兴的想要立刻扔下包袱跑上前。但是看了看身边的毕荣,眼神中闪过一丝畏惧。
包袱里面装着很多东西,大多都是生活必需品。这是毕荣买个澹台韵儿的,也就是叶牧的姐姐。一百多斤的份量,这是毕荣给他的锻炼。
而叶牧,现在对毕荣也的确生不起恨意。因为吴玄经死了,毕荣来了。照顾叶牧的衣食,还给澹台韵儿买了这么东西。除了吴玄经之外,毕荣是第二个人对他们这么好的人。
最重要的是,一个就要死的人,有什么值得叶牧这个孩子去憎恨的呢?毕荣的眼睛瞎了,在换血的时候,将眼睛弄瞎了。哪怕有安爵牧师那样的异能者,也只是勉强保住了毕荣的性命。
叶牧对毕荣,现在只有同情。
叶牧和毕荣走到澹台韵儿面前时,澹台韵儿才看清包袱下面叶牧的脸。惊讶而高兴写在清纯的脸上,可惜毕荣看不见。
叶牧忽然感到身上一轻,发现包袱被毕荣提了起来,叶牧高兴的跑上前抱住了澹台韵儿。
“姐!”叶牧的声音很高兴。
毕荣不明所以的皱了皱眉头,叶牧的姐姐是个哑巴,按照常理来说,哑巴一般听力也不怎么样,大多直接就是又聋又哑。
看来叶牧的姐姐不能说话,但是耳朵不聋。毕荣想道。
仔细的聆听,毕荣果然听见了微弱的风声,不用于风雨声,应该是澹台韵儿在比划手势。
进了屋,叶牧开始高兴的打开包袱,将包袱里面的东西一件件的拿了出来,然后递给澹台韵儿。有花纹漂亮的衣服,有精致的美食小吃,样式小巧的绣花鞋,齐全的针线……
姐弟俩高兴了一会,然后毕荣听见脚步身,澹台韵儿就快步的走出了家门。
“姐去村子里养鸡的人家,给我们换几只鸡,晚上做好吃。”叶牧笑道。
包袱里带了不少稀罕的玩意,在毕荣的世界中很常见,但在这里绝对是稀罕的东西。
没一会,毕荣就听见一阵鸡鸭的叫声,应该是澹台韵儿回来了。
一盒精致的桂花糕,加上一匹花纹和做工不错的布料,在澹台韵儿的讨价还价下,换了一只鸭子两只鸡,这让澹台韵儿很高兴。
布是这里昂贵的货物之一,一匹布做出来的衣服,足够一家人穿上好几年了。
和哑巴在一起,安静是唯一的声音。叶牧偶尔会说上几句话,除此之外,毕荣只能听见锅碗瓢盆的声音。
一顿丰盛的晚饭很快就摆上桌了。半只鸡红烧,半只鸡清蒸,还有一盆鸭子炖的汤,一盆白亮的米饭。
毕荣没有吃,他看不见,嗅觉还在。这对于叶牧还有澹台韵儿而言,恐怕过年都吃不上这样的饭菜,对于毕荣来说,只是很常见的饭菜。
见到毕荣不吃,澹台韵儿有些失落,她认为毕荣看不上她做的饭菜。毕竟这样一顿丰盛的饭菜,都是用毕荣带来的东西换回来的。
“他也是个武功高手,可以好几天都不用吃饭。”叶牧安慰澹台韵儿。
听到叶牧这样说,澹台韵儿笑了,像是清风在荡漾。她的模样说不上很漂亮,可是这里的环境很养人,所以她的模样很水灵。
或许可以认为,长年的艰苦生活,让这个小姑娘没有心情收拾自己的容貌。没有丑女人,只有不会打扮的女人。
“师父他……死了。”澹台韵儿没有忘记询问吴玄经,叶牧低声回道。
一直沉默的毕荣说道:“我杀的!”
筷子掉落在桌子上,屋子里安静的只有呼吸声。澹台韵儿的呼吸很不平静,毕荣听的很清尹。
“姐……”叶牧看见澹台韵儿眼中的怒火,想要说什么。
毕荣微笑道:“我知道,吴玄经一直接济你们,是你们的恩人。我对叶牧说过,你们可以找我报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