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明显,毕荣现在就是内伤发作。吴玄经一式马踏飞燕,一共踢中了毕荣三脚,最严重的一处是胃。枇杷是治疗胃逆的好药材,毕荣上次打擂回来就是用的这种神奇华夏大力丸。
石头熟门熟路的给毕荣上药。
高手上药,不可能是拿着药膏直接抹身上,缠个僵尸绷带打个蝴蝶结就完事,那样的话毕荣也不至于让石头给他上药。
石头掌心涂了一大块枇杷膏,有些发硬成块的药膏转眼就软化下来,他是在用内劲震散药膏,加上剧烈的体温加热药膏,使药膏更容易吸收。
“啪”,石头一巴掌打在毕荣身上,汗水飞射。打人急在手,这是暗劲巅峰的标志。所谓打人急在手,到了暗劲巅峰就能随心所欲的闭合全身毛孔,一丝热量和水分都不会应为打斗时血气剧烈运动,而从毛孔散出体外蒸发。
这是避免人体脱水脱力,保持体力的法门。再高明的劲力,打不到人也是白瞎。所以手在打到对方身上的时候,体内的劲力就从手心打在对手的身上。这个时候手心的毛孔就要炸开,将劲力从毛孔传出去,像是一根根钢针一样打人,阴狠难防。
毛孔一开,本来因为毛孔闭合而没流淌出来的汗水就会随之出来,所以这就是武侠片中,绝世大侠一出手,汗水飞射的壮观景象缘由。
石头这是用安静,用过手心的毛孔迸发出来的劲力,将手心的药膏强行的打进毕荣的皮肤毛孔之中,直到送进内脏之上,让内脏直接吸收。这样能够保证药力的最强,不经过吃进肚子被消化系统分解吸收耗损药力。
毕荣的大力丸是十四道程序秘制的,而且针对的就是内脏损伤,配出这幅药就是为了让柔软的内脏直接吸收。
说起来简单,石头也是高手,药膏也是上好可以直接吸收的要,毕荣的身体也足够强健,事实上这其中的门道只有毕荣和石头清尹。
一掌打出去,用劲力直接震死人不难。可是把打死人的劲力,变成温和阴柔劲力,不伤毕荣的身体,还要把药送进体内。这份力道的掌控,除非是化劲的高手不能做到,还要对劲力的掌控十分纯熟。
这就是海大富海公公用的化骨绵掌,化骨是不可能,抱丹之上的高手一掌震碎人全身的骨骼可以,也做不到把骨头化了。打出去的劲,不是硫酸。这是正宗地道的绵掌功夫。
隔着一层豆腐,阴柔的劲力能够把豆腐下面的砖头打碎,这绵掌的功夫就算是练到家了。还有一种绵掌,效果石头的绵掌不同。
石头的绵掌功夫说到底是对自身劲力的掌控,不是掌上的功夫,属于隔山打牛的用劲方式。真正的绵掌,才能体现出绵的意思。
牛舌掌,这是一门极为难练的功夫。牛的舌头十分柔软,可是牛在吃茅草的时候,柔软的舌头一卷,就把尖锐锋利的茅草吃进嘴里而不受伤。
练成这门掌法,空手夺白刃才有了真正的资本。这是手掌的绵柔,和石头的劲力绵柔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对劲力的操控,必须全身心的投入,不能分心丝毫,不然手上力道一个不注意,以化劲的劲力,直接就能把毕荣的内脏打碎了。
高空走钢丝来形容石头上药的方式,再适合不过。石头是毕荣的师弟,从小一块长大,石头可以帮毕荣打生死擂台,毕荣可以为了帮石头讨个说法和吴玄经对上,感情比亲兄弟还亲。换个人就算是天下无敌的高手,毕荣也绝不会让他上药。
不一会,石头的头上就冒起了水蒸气,这是他劲力和心神消耗严重,体力不支,已经无法控制毛孔的闭合。出汗如水蒸气,可见石头在掌心加热药膏的时候,温度如何。
石头一口气缓慢的拍打了二十多掌,才把药膏送进毕荣的体内。等到石头收手的时候,他的手心一丝黑漆漆的药膏也看不见了。
药效开始发挥作用,毕荣感觉体内一阵温热舒适,开始调匀气血,引导内脏吸收药力。
重复给毕荣上药,直到天亮,石头才给毕荣上完一遍药。毕荣喝下二狗子熬得药,就睡去了。
“三哥这是怎么了?”二狗子嗑着瓜子,不明白毕荣好好的怎么就眼看不行了。
石头很清尹,之前毕荣给赵老爷子救命恐怕是留下了病患,加上这次受伤严重,就爆发出来了。但毕荣好端端的是怎么引发好转的伤势,这个问题石头也不清尹。
如果让他知道了,估计现在就能把毕荣直接掐死。
眼瞅着天亮了,石头神色有些疲惫的出门了。
来到一家面馆,让老板直接上脸盆。强悍的人吃饭都不一样,在石头吃过六脸盆拉面之后,才感觉体力好了很多。
佛家的经典上记载很多佛陀,这些佛陀其实都是被玄乎了之后的凡人。他们的武功高深到一定境界,一个月可以不吃东西只喝清水,也可以一顿吃下一头牛。
靠着控制身体,进入类似龟息的状态,和熊冬眠一样,可以一个冬天不吃食物。但是一旦放开肚子吃,饭量绝对是惊人的。
一头牛看上去很大,掏空了内脏,放干了血,剩下的肉也没有那么夸张。越是力气大的人,越是能吃,这是普通人的常识。吃的多,才有力气。石头现在一拳的力道,完全可以在二十公分厚度的钢板上砸出个拳眼出来,这已经是非人的力道。
但是他还达不到一顿吃下一头牛的程度,可见那些佛家记载的佛陀,也只是武功练到极为高深境界的正常人。换句话说,现在的石头已经是凡人中的神,他要是出家也能被玄乎成得到的佛陀。
吃的食物虽然多,经过控制消化系统快速的消化,快速的补充体力,这就是能吃的原因。另一个方面看,佛家记载的那些有道高僧和佛陀,一顿吃下几头羊,一顿吃下一头牛,可见他们的佛也是开荤吃肉的,善了个哉的啊!
勉强吃饱,石头抽根烟开始打盹。他懒得管拉面老板像是看怪物的一样看他,给钱不就行了。
“大清早的见到光头,真晦气!”石头呸了一声。
他和二狗子是同门,都属于道家的道统弟子,这和宗教信仰冲突直接挂钩。
他看见一个穿着好像僧衣的人,留着光头却没有受戒烫戒疤,脸上带着一副面具。这个和尚显然也是个高手,一眼就注意到了石头。
他在看石头,石头也立刻感应到了他的目光。
石头是混武行的,寻常人看不见他们这样的侠客,但是石头混迹的圈子里接触的都是练武之人。看不出那个和尚的深浅,石头也懒得管。比他功夫差的人多了去,比他功夫高明的人也不少,没必要奇怪什么。
石头却不知道,这个面具和尚正是那个舌绽莲花的金轮王。
经过一天的休养,毕荣的伤势总算是压制住了,脸色好看了很多。毕荣不惊不喜,无伤无悲。这次新伤旧伤一块爆发,他冥冥中好像看见了一扇门。
他停留在化劲境界有很长一段时间,到了这个境界不可能再突飞猛进,根底再牢固也不行。所以他也暂时的把武功放在一边,若是没有意外,他这辈子应该就止步在化境。即便如此,他也知足,这是千百年来多少豪杰梦寐以求的境界。
这一次伤势爆发,让他看见了一扇门。他想起了吴玄经,宁死不苟延残喘,那种气节和风度,毕荣心中折服。
他为吴玄经悲哀,也为自己困惑。化境之上是什么样子,真的就要止步在化境?能够达到那么多人到不了的高度,他还年轻,就要在这个时候放弃突破,是不是太不值了。为吴玄经不值,为自己不值。
明知道这些,他还是暂时放下了武功,可见突破化境真的很难。
他又想起了高桥惠子,在胡不归的地下全场,石头轻松的打败了高桥惠子,看上去比明真一郎还像个跑龙套的,毕荣心里从来没有忽视过她。
高桥惠子和石头交手的时间很短,败得也很快,也是个华夏敌对民族的人。可毕荣心中很欣赏她,明知道不敌石头,高桥惠子没有选择退缩。她知道自己在石头手下连一招都接不下,依旧选择了要和石头比武,要在生死之间磨砺自己,寻求突破。
事实上石头连一招都没有出,轻描淡写的完败高桥惠子。而石头对明真一郎痛下狠手,却没有杀高桥惠子,和毕荣一样,看中了她的毅力和追求武道的气魄。
吴玄经和高桥惠子都是一样的人,舍生不畏死,只为追求心中的道。
毕荣会比他们不堪吗?并非如此。毕荣站在这个境界,不缺乏他们那样的毅力和魄力,没有平白无故的收获,买个彩票还要先花个两块钱换张彩票才行。
毕荣脑海中慢慢回想,从自己在木桩阵上练下三盘,每天都摔得鼻青眼肿。一连三年,坚持不懈,那个时候他才八岁。这样的苦头成年人都经受不住,何况是个孩子,他咬牙坚持下来了。